咨询师讲述焦虑与思维的关系
2018-07-29
山青云白心理导读:当下痛苦都是源于对现状的抗拒和不接受,思维抗拒,情绪也抗拒。
我们的思维是活在过去和将来的,它不能活在当下——不是说你消极怎么的,而是因为你一旦思考就必须以过去发生的事情作为当下思考的资料,而你的当下思考永远是为了将来——因此不是你的错。你有思维,你不可避免要失去当下——那就放弃思维,活在当下喽?
可不行,因为人总在寻找安全感——哲人说我思故我在,不思考就找不到安全感。我们思维中的安全感正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到确定感,在未来中找到希望。
在有意识状态下,活在当下是十分难的。人类实质上是被时间和大脑控制着,为了维持这种控制,思维不断利用过去和将来来掩盖当下时刻,导致了我们不得不忽视了当下的宝贵。
另,人总是认为当下是实现未来的手段,而实际上未来只是存在于他们的大脑了——你说你努力是为了明天,可是明天到底是哪一天?——明天是不现实的——人就是这样不断增加了负担。
至于说威胁和恐惧,很多事情是你想多了,不是生理上的恐惧:这种心理恐惧总是源于“可能会发生的事情”,非“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”——你身处此时此刻,而你的思维却跑到了未来。你可以应付当下的发生的恐惧,比如,有人用火烧你,你可以用水枪灭他——但是你无法应对未来存在于思维中的事情——这是恐惧的根源。
我们的脆弱和不安全感,常常是因为时时感到自我处在威胁之中——你害怕毁灭的恐惧,你怕演讲搞砸,你怕考试通不过,你怕女孩家长灭你……但是这些事情即便发生也是在将来发生,它不是你当下面对的状况。
我们之所以焦虑,是因为我们的小我想要消灭那些焦虑产生的原因,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像与人争论,你的小我都希望迫切打败对方,证明自己是对的,这样你的小我才能获得安全。
又如,你认同自己的观点,当出现错误的时候,你这种以思维为基础的自我感觉就会受到死亡的严重威胁。小我不能承认错误,对它来说错误就等于死亡。无数的冲动、焦虑由此产生了。
我们有一种深深的缺乏感或不完整感,害怕不安、无价值感或自己不够好的感觉。这种内在心理特质表现在题主那里就是努力而焦虑,而反映在另一些斗志昂扬的人那里就是强烈的欲望和需求。这两种外在表现都不过是同一种心理特质的显性表现。人们通常不由自主地区追求一种自我满足感和可供认同的事物,以便弥补他们内在感到的空虚。所以,如果你无法切除这种心理机制,那就只有通过努力获得正向的反馈——我认为越努力越焦虑是负反馈的结果,而越战越勇则是正向反馈导致的
接受你拥有的,利用好你拥有的。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,有什么做什么,有什么用什么;做什么都做好,用什么都用好。不要常常觉得苦(那样的话就会忍不住顾镜自怜,浪费精力与时间),而是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——快乐是一种本事。
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有个特征,他们最少对现状的不满,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,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, 他们更专注做事而心无旁骛,如此,他们当然每时每刻都更加优秀。
咨询预约电话微信:
18126226005
前期咨询助理和梳理情况
预约合适的咨询师
心理测评+资深咨询师一对一深入的心理评估
找到问题的症结与根源,制定具体咨询方案
咨询师只专注做心理咨询,且仅在我司提供心理咨询服务,保障咨询的专业性、稳定性、安全性、成长性
—— 此网站页面内容和设计已申请专利,抄袭和模仿必追究法律责任 ——